卫生部计划制订我国二、三级医院的“最少感控监测项目”。 
我的第一反应,这个计划非常好! 
同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确定“最少感控监测项目”呢?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和医疗发展不平衡,政策制订有难度。 
 
我认为应该将医院分层, 
比如: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监测项目,至少包括: 
一、疾病监测 
    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VAP的例数)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CRBSI的例数)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发病率监测(发病密度,即每1000插管日中CRUTI的例数) 
    4.常见手术的SSI发病率(可以从最常见的10-20种手术监测开始) 
    5.每年一次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二、重要预防方法依从性监测 
    1. 手卫生依从性 
    2. 制订中国预防VAP、CRBSI、CRUTI和SSI的bundle,定期抽查监测这些bundle的依从性 
三、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菌监测 
    1.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药剂科负责统计,感控科协助上报?) 
    2. 耐药菌监测(微生物科负责统计,感控科协助上报?) 
        (1)金葡菌中,MRSA所占比例 
        (2)肠球菌中,耐万古霉素的比例   
        (3)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耐三代头孢菌素的比例     
        (4)肠杆菌科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例     
        (5)鲍曼不动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例     
四、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监测 
    1.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前,微生物培养标本的送检率 
    2.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前,微生物培养标本的送检率 
    3.体温>39℃住院病人中,血培养标本送检率 
    4.每1000深静脉留置导管日中,血培养标本送检瓶数 
    5.每1000气管插管日(含气切导管)中,下呼吸道标本送检次数 
    6.每1000留置导尿管日中,尿标本送检次数 
    7.至少在1个ICU(外科或综合ICU)的10个物体表面采样培养,统计MRSA和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标本数。 
 
暂时想到这一些,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