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阅读贴出来,感谢夏日果硕楼主 
 2013年上半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                          科室       姓名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2分) 1、国家法定传染病有 3  类 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 2、梅毒、登革热、乙脑属  乙  类传染病。 3、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  肺炭疽 、 非典 、 脊灰 、            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  2 小时内上报。 4、乙丙类传染病 24  小时内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2  小时上报。 5、责任疫情报告人有 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 、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6、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  霍乱 、 脊灰、 艾滋病 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7、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应在第 4  周 8 周  12 周及 6  个月时检测艾滋病毒抗体。 8、传染病报卡时,14岁及以下儿童的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 必填。 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传染病报告卡及报告记录应保存(C  )年 A、1      B、2     C、3      D、4 2、《犬伤处置规范》将狂犬病暴露分为(B  )级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3、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  A ) A、苍白螺旋体  B、人乳头瘤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4、霍乱是由( C  )引起 A、伤寒杆菌  B、肉毒杆菌  C、霍乱弧菌  D、霍乱杆菌 5、肺结核的分型报告标准有(E  ) A、涂阳  B、仅培阳  C、菌阴  D、未痰检   E、以上都是 6、手足口病是由( D )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A、诺如病毒  B、冠状病毒  C、朊毒体  D、柯萨奇病毒A和EV71 7、4月上海、安徽等地发生的禽流感病毒类型为( A ) A、H7N9  B、H1N1  C、H5N1  D、H7N7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D  ) A、母婴传播  B、性传播  C、血液传播  D、以上都是 9、以下什么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 B ) A、发冷   B、腹痛 C、发热  D、出汗 10、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 ABCD    ) A、脊灰  B、格林巴利综合征  C、神经根炎   D、多神经病 三、是非题(40分,每题2分)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 ) 2、人被狂犬咬伤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也不会发病( × ) 3、人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7天(√  ) 4、鼠疫是主要通过鼠蚤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 5、非典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 6、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经接触传播(  √) 7、一个病人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可填写1张传染病报告卡(×   ) 8、发生职业暴露后自己处置即可,没有必要报告相关职能部门(×  ) 9、甲H1N1流感应采取空气隔离的防护措施(×  )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国务院组织颁布的(√ ) 11、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照刑法处理(√ ) 1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 1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 14、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可以不进行订正报告(×  ) 15、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或传染病暴发、流行应在3小时内上报(  ×) 1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于2003年发布,2006年修订(√ ) 17、不明原因肺炎通常有发热、咳嗽,抗生素使用有效(× ) 18、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 19、双手回针帽是防范针刺伤的正确做法(×) 20、取手套后可不用洗手或进行手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