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前卫生部的文件。
 
 
 | 【法规名称】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  | 【颁布部门】卫生部 | 【法规文号】 |  | 【颁布日期】1988-11-30 | 【实施日期】1988-11-30 |  | 【是否有效】 有效 | 【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 |  | 【批准部门】 | 【批准日期】 |  | 【失效日期】 |   |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使医院病人、职工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提高医疗效果,保护职工和人民群众健康,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办法》。一、组织形式:300张床以上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300张床以下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工作。
 二、任务和职责:
 1.根据“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其它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定全院控制感染规划、各项卫生学标准及管理制度。
 2.负责院内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考评管理效果,研究改进措施。
 3.负责对新建设施进行卫生学标准的审定。
 4.负责感染管理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供有关技术咨询。
 5.负责按规定向卫生主管部门填报院内感染发病情况监测表。发生暴发流行时,立即报告。
 三、组成人员:
 1.委员会(小组)一般设主任(组长)1人,由主管业务工作的副院长兼任;副主任(副组长)1至2人,分别由预防保健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兼任;委员由医务处、内、外、妇、儿、传染科医师,检验科主任,供应室护士长,门诊部护士长,总务科科长等有关人员兼任。人数可视医院规模、性质和任务而定,一般委员会不少于10人;小组不少于6人为宜。
 2.适当配备专职人员:
 (1)人数以300张床以下1人;300至500张床2人;500张床以上3人为宜,在医院总编制数内调剂解决。
 (2)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专职人员担任。办公地点可设在预防保健科或护理部,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感染管理科。
 (3)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经相应的培训,掌握感染管理等基本知识。担任感染管理的医师,要求是医学院校公卫系毕业或临床医师经专门训练者。担任感染管理的护士,要求正规护校毕业,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专门训练的护师以上人员。培训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统一组织。
 (4)专职人员中的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晋升等按同类卫生技术人员对待。
 (5)专职人员职责:
 1)负责拟定全院控制感染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2)执行各项监控制度,定期监测、分析、报告发病情况。
 3)对院内感染流行及时调查分析,详细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4)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
 5)开展医院卫生学管理的专题研究,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3.为有效地进行院内感染监控,应指定检验人员担任有关细菌学检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