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ao999 发表于 2011-12-27 08:44 下载不了,真遗憾!
我下载了,贴在这里:
 院感科试题
 
 一、        选择题:(可多项选择)
 ABCD:1. 你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选择洗手?
 A.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
 B.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D.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
 ABCD:2.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 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 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E 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
 
 ABCDE:3.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 、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ABC:4.手卫生包括(  )
 A 洗手
 B 卫生手消毒
 C 外科手消毒
 D 消毒剂泡手
 E 手消毒剂使用
 
 ABCE:5.手消毒指征  (  )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ABCE:6.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  )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ABC:7.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E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ABDE:8.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 )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ABCDE:9.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     (  )
 A 穿脱隔离衣前后
 B 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C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D 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ABCD:10.医院感染是指:
 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ACD:10.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ABCDE:11.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
 A 年龄
 B 性别
 C 科室
 D 感染日期
 E 感染部位
 
 ABC:12.感染日期:是指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验阳性的标本的送检日期,用以计算:
 A 入院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B 手术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C 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
 D 感染发生的经过
 E  感染发生的原因
 
 ABC:13.伤口的分类:
 A 清洁伤口(Ⅰ)
 B 清洁污染伤口(Ⅱ)
 C 污染伤口(Ⅲ)
 D 感染伤口
 E 化脓伤口
 
 ABCD:14.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哪些?
 A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
 B 发热
 C 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D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E 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
 片的改变
 
 ABC:15.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
 张等所致的腹泻
 
 ABCE:16.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诊断包括哪些?
 A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脊液(CSF)炎性改变。
 B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或经抗
 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C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
 轻度增多
 D 发热、咳嗽、流涕
 E 脑脊液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呈4倍升高,或脑脊
 液涂片找到细菌。
 
 ABCD:17.颅高压症状是:
 A 头痛
 B 呕吐
 C 婴儿前囟张力高
 D 意识障碍
 E 腹痛
 BC:18.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 、空气传播
 B 、接触传播
 C 、飞沫传播
 D 、饮水传播
 ABC:19.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A、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C、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D、促进手术愈合
 
 ABD:20.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清洁手术需同时符合下列哪几项?
 A、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B、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C、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
 D、手术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ABCD:21.手术野无污染的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ABCD:2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ABCD:2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
 A、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ABC:2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 )
 A、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的结果选择抗生素
 B、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前,可根据患者情况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C、住院病人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应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D、门诊病人不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ABC:25.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多重耐药菌包括( )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 沙门氏菌   E、以上都是
 
 ABD:2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3大要素指(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耐药菌
 D、易感人群
 E、以上都是
 
 ABCDE:27.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
 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手套
 
 ABCD:28.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
 A、手卫生
 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安全注射
 D、穿戴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ABC:29.手卫生包括(  )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ABCD:3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ABCD:31.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BCDE:32.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B、C、D、E)
 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预防
 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
 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D、清洁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
 E、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BC:33.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
 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
 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
 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本送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检
 
 ABCD:34.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ABD:35.产ESBL的细菌对(  )均耐药 。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加酶抑制剂
 D、氨曲南
 
 ABCD :36.MRSA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
 A、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B、遵循手卫生,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C、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后抹布应消毒
 D、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解除隔离
 
 ABCD:37.手术中病人低体温危害(  )
 A、可使病人氧摄入降低
 B、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C、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
 D、使伤口愈合延迟
 
 ABC:38.手术中病人可采取以下保温措施(  )
 A、采用保温垫或电热毯
 B、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C、采用热灌洗溶液
 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ABCDE:39.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诊断要点包括(  )
 A、发病前有应用抗生素的病史;
 B、明显腹泻病伴有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
 C、粪便检查见有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或细菌毒素实验阳性;
 D、内窥镜检查或X线检查可见假膜;
 E、应用对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治疗有效。
 ABCDE:40.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  )
 A、多次进行侵入性操作
 B、使用未经完全灭菌的各种医疗器械
 C、环境污染严重,如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
 D、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E、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
 ABCD:41.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C、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D、废弃的被服。
 ABCD:42.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废弃的血液、血清
 D、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ABCD:43.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 )
 A、载玻片
 B、玻璃安瓿
 C、医用针头、缝合针
 D、备皮刀
 ABCD:44.标准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A、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B、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时必须戴手套
 C、可能会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外科口罩、防护镜,穿保护衣
 D、防范利器伤
 E、摘手套后不方便可以不洗手
 ABE:45.手术时预防应用抗菌素给药方法正确的是:(  )
 A、清洁手术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期给药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术中给与第2剂
 C、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
 D、清洁-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用药时间至72小时
 E、污染手术应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用药时间
 BCDE:46.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后预防措施为:(  )
 A、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无关
 B、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C、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者,无需处理;
 D、以前接种过疫苗,没有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E、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抗体不充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ABCD47.以下哪些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A. 新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          D、重大职业中毒
 二、单项选择题:
 B:1.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如何洗手?
 A、洗手盆洗手
 B、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速干手消毒剂洗
 
 B: 2. 手部卫生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最有效方法,严格手部卫生措施可以降低(    %)的医院感染。
 A、40
 B、30
 C、10
 
 B: 3. 如果手部没有明显脏物时,又要连续进行下一个操作时,应使用哪一种方式洗手:
 A、杀菌或非杀菌肥皂和水对手部进行清洁
 B、用手快速消毒剂
 C、不洗手
 A:4.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
 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
 A 暂居菌
 C 病毒
 B 常驻菌
 D 支原体
 
 C:5.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A:6.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 )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B: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C:8. 氧氟沙星特点中错误的是
 A、广谱高效
 B、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道、肠道等感染
 C、可用于儿科感染
 D、可口服  E.胆汁中浓度高
 
 A:9. 对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可首选下列哪类药物
 A、一代头孢菌素
 B、二代头孢菌素
 C、三代头孢菌素
 D、磺胺类乎
 E、广谱青霉素类
 
 A:1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
 A、对G+ 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对G- 菌作用强
 C、其中一些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D、肾毒性甚小
 E、对β内酰胺酶稳定
 
 E:11.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首选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乎
 C、大环内酯类
 D、克林霉素
 E、万古霉素
 
 C:12.克拉维酸主要作用为
 A、扩大抗菌谱
 B、增高MBC
 C、抑制β内酰胺酶
 D、减少耐药性
 E、提高生物利用度
 
 E:13.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中无
 A、对G+ 菌作用强
 B、对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性
 C、对G- 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D、对青霉素稳定
 E、肾毒性低
 
 C:14.亚胺培南特点描述有错误的为
 A、高效、抗菌谱广
 B、常与西司他丁钠合用
 C、单独使用
 D、耐酶
 E、与青霉素类无交叉过敏性
 
 D:15.对绿脓杆菌无效的抗生素是
 A、头孢匹胺
 B、头孢哌酮
 C、头孢他啶
 D、头孢唑啉
 E、哌拉西林
 
 C:16.Ⅰ类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E、氨曲南
 
 D:17.患者 男 6岁  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A、氯霉素
 B、四环素
 C、头孢唑啉
 D、红霉素
 E、庆大霉素
 
 D:18.下列氨基苷类抗生素中耳、肾毒性最低的是
 A、卡那霉素
 B、庆大霉素
 C、西索米星
 D、奈替米星
 E、新霉素
 
 B:19.按卫生部《围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Ⅱ类切口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
 A、术后24小时内停药
 B、术后48小时内停药
 C、术后用药3天
 D、术后用药4天
 E、术后用药7天
 
 B:20.下列药物中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
 A、舒巴坦
 B、他唑巴坦
 C、克拉维酸
 D、氨苄青霉素
 E、阿莫西林
 
 E:21.对产AmpC酶菌株引起的感染,目前临床首选的药物是
 A、头孢呋辛
 B、头孢哌酮
 C、头孢唑啉
 D、万古霉素
 E、头孢吡肟
 
 D:22.Ⅰ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克雷伯杆菌
 C、绿脓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脆弱类杆菌
 23.《抗菌药物疗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或由真菌、结核病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不包括其他原因的发热及病毒性感染(      )
 A、是                            B、否
 
 24.I、II类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时间应
 A、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B、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5.手术切口的分类中(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闭合性创伤手术属于)
 A 、I类清洁切口:                           B II类清洁污染的切口
 
 26.对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原则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明显好转能口服时也不应改口服,继续静脉给药到出院。(      )
 A 是                               B 否
 
 27.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治疗方案应选青霉素类、一代、二代、三代头孢类、单环类氨曲南等。(      )
 A 是                           B 否
 
 28.抗菌药物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住院病人必须在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      )
 A 是                           B 否
 
 29.对引流管的使用及管理根据临床症状(      )
 A、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管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
 B.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管尽量放,能用开放式引流的不用密闭式引流
 B:3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登革热列入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B: 31.霍乱的潜伏期多数是多长时间?
 A.6~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C: 32.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应自与病人最后接触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天数为:
 A.7
 B.10
 C.14
 D.21
 
 A: 33.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C:3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A.隔离病人
 B.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C.注射疫苗
 D.加强疫情监测报告
 
 C: 35.属于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的传染病有:
 A.登革热
 B.伤感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流行性感冒
 
 A:36. 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时须注明时间,超过多长时间不得使用?
 A.2小时后
 B.4小时后
 C.6小时后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E: 37.开启的各种溶酶用无菌液体时须注明时间,超过多长时间不得使用?
 A.2小时后
 B.4小时后
 C.6小时后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B: 38.无菌包一经打开,超过多长时间不得使用?
 A.2小时后
 B.4小时后
 C.6小时后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E: 39.在使用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哪些项目?
 A.包装袋完整性
 B.有效日期
 C.消毒指示卡
 D.A+B
 E.A+B+C
 
 D: 40.5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
 A.7%
 B.8%
 C.9%
 D.10%
 
 C:41.5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一类切口手术部分感染率应低于:
 A.0.1%
 B.0.2%
 C.0.5%
 D.1%
 
 C:42. 病人手术后_______天内发生的切口感染视为医院感染。
 A.10
 B.20
 C.30
 D.40
 
 B:43. 下述情况_______种不属于医院感染。
 A.病人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B.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有细菌定植,而没有炎症症状和体征者
 C.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
 来的混合感染)
 D.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排外脓毒迁徙灶血症)
 
 A: 44.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应在_______________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A.24
 B.48
 C.72
 D.12
 
 B:45.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____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24
 B.48
 C.72
 D.12
 
 A: 46.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___小时内。
 A.1~2
 B.8~12
 C.12~24
 D.24~236
 
 C: 47.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D: 48.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_____。
 A.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B.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C.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D.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D: 4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遵守标准化预防原则,有关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以下错误的是。
 A.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
 采取预防措施
 B.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C.强调双向防护
 D.不是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不需要个人防护
 D: 50.伤口的分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清洁伤口(Ⅰ)
 B 清洁污染伤口(Ⅱ)
 C 污染伤口(Ⅲ)
 D 感染伤口
 
 B:51. 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
 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炎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艾滋病
 
 B: 52.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C:53. 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 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D:54. 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A 门诊、急诊病人
 B 陪护人员
 C 医务人员
 D 住院病人
 
 D: 5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A: 56.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A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 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D:57. 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胸痛
 
 D: 58.哪条不是表浅切口感染:
 A 红、肿
 B 热、痛
 C 脓性分泌物
 D 以上都不是
 
 B: 59.骨髓炎的诊断哪条不符:
 A 病人有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
 B 咳嗽、流鼻涕
 C 骨髓培养出病原体。
 D 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C:60.院内血流感染中,与血管内导管的相关者占?
 A、70%
 B、80%
 C、90%
 D、100%
 
 A:61.下列何者是泌尿道感染的“可变因素”?
 A、置放导尿管的时间长短
 B、性别
 C、年龄
 D、潜在疾病
 
 D:62.有关最大无菌屏障是指?
 A、洗手
 B、无菌隔离衣及无菌手套
 C、大的无菌单覆盖
 D、以上皆是
 
 D:63.有关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下列何者为正确
 A、导尿管应每周定期更换
 B、女性的导尿管应固定于下腹部
 C、使用抑菌剂灌洗可减少感染率
 D、每个病人应用个人的集尿壶
 
 D:64.下列除哪项外可以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
 A、咳嗽、咯黄粘痰、肺部闻及湿罗音
 B、喷嚏、流清涕
 C、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改变
 D、发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A:65.下列除哪项外可以作为泌尿系感染诊断
 A、下腹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发热
 B、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C、尿检白细胞男性≥10个/高倍视野,女性≥5个/高倍视野
 D、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为泌尿系感染
 
 B:66.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A、 病理性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损伤性废物。
 
 C:67.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 属于生活垃圾,不属于医疗废物
 B、 病理性废物
 C、 感染性废物。
 
 C:68.使用后的未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除针头)属于:
 A、不属于医疗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感染性废物。
 
 C:69.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属于
 A、 不属于医疗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病理性废物
 
 C:70.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
 A、不属于医疗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C:71.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
 A、发热(≥38.0℃超过2天)
 B、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C、以上两条同时具备才能诊断
 
 A:72.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泌尿道感染诊断要点包括
 A、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抗菌治疗有效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B、必须尿培养出细菌才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C、留置导尿患者,尿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C:73.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无植入物手术后多少天发生的感染不能诊断为手术切口感染
 A、10天以后
 B、20天以后
 C、30天以后
 
 A:74.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普通病房中的隔离要求包括
 A、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B、多名疑似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C、感染性疾病患者必须单室安置。
 
 A:75.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
 A、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N95口罩
 
 A:76.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A、医用防护口嚣
 B、外科口罩
 C、纱布口罩
 
 C:77.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胸穿、腰穿操作时应戴(C)
 A、清洁手套
 B、乳胶手套
 C、无菌手套。
 C:78.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A、可以不戴手套
 B、无菌手套
 C、清洁手套
 
 A:79.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
 A、隔离衣
 B、防护服
 C、清洁的衣服
 
 B:80.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
 A、隔离衣
 B、防护服
 C、清洁的衣服
 
 C:81.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下列情况应戴帽子
 A、医生查房时
 B、门诊接触病人时
 C、进行无菌操作
 
 A :8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普通感冒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B、普通感冒通常不能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普通感冒通常应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A:83.根据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将抗菌药物分为几类进行分级管理?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D:8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A、30%
 B、40%
 C、 50%
 D、 75%
 
 C:8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 空气传播
 B、 标准预防+ 飞沫传播
 C、标准预防+ 接触传播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
 
 D:86.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D:87.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
 A.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B.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C. 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D. 以上都是
 
 A:88.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D:89.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D:90.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病原体是
 A.念珠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艰难梭菌
 
 B:91.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D.采用选择性脱污措施,减少内源性感染
 
 D:92.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该如何处置?
 A.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B.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C.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D. 以上都对
 
 D:93.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军团菌
 
 C:94.病人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后,发热>380C,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临床可诊断为:
 A、输血相关感染
 B、局部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败血症
 A:95.传染病分哪几类?
 A、甲类、乙类、丙类
 B、甲类、乙类
 C、甲类、丙类
 D、甲类、戊类
 A:96.甲类传染病指哪些?
 A、鼠疫、霍乱
 B、麻疹、天花
 C、非典型肺炎、滋病
 D、肝炎、肺结核
 
 C:97.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的隔离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B、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C、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0.5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D、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B:98.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三、填空题 (共28题)
 1、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卫生手消毒。2、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卫生手消毒 为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
 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 手 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5、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
 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9、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6、外科手消毒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17、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18、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19、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0、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国际标准是:应控制在   <30%     以内。
 22、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已经造成对G- 杆菌耐药率迅速升高的恶果,不宜作 预防
 用药品种,除非  药敏    证明有效。
 23、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及矫形手术属  Ⅰ类 手术。
 24、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天然耐药和诱导耐药,因而很多常用抗菌药物都不敏感,包括  大多数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 氨基糖苷类  、 林可胺类  。
 25、对厌氧菌基本耐药的常用抗菌药物有   大多数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头孢菌素类   。
 2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7、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8、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9、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0、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
 3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
 3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34、手术部位感染分表浅、 深部、腔隙器官。
 45、呼吸道感染分为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胸膜腔感染
 四、判断题(共25题)
 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手的原则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8、(√)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利于手的卫生。
 3、(×)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4、(√)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要洗手。
 5、(√)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6、(√)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 套
 7、(√)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     体。
 8、(√)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  药敏试验选择的原则,体外耐药,体内一定耐药(  )
 √  依替米星的抗菌作用,肾毒性与奈替米星相当,但比奈替米星更稳定(  )
 ×  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绿脓杆菌均有效(   )
 ×  一种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的敏感率>50%的话,就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线药
 和经验用药(  )
 ×  对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来说,凡含有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均可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
 √ 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新生儿鹅口疮不属于医院感染。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
 × 术后30天内,表浅伤口裂开或内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不属于院内感染。
 √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诊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属于医
 院感染。
 √ 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
 吸道感染。
 √ 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 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即可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
 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A.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
 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即可临床诊断为泌尿道
 感染。
 10、× 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11、√ 清洁伤口(Ⅰ):指未感染也无炎症的伤口。伤口没进入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道或生殖道。清洁伤口主要是闭合的,但也包括闭氏引流清洁伤口及闭
 合性外伤清洁手术。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
 2、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
 3、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
 4、速干手消毒剂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
 5、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 )
 6、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
 8、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
 9、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
 10、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
 11、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
 12、脂肪液化属于手术切口感染。(×)
 13、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的感染可以诊断为切口感染。 (√ )
 14、不发烧的普通感冒不是医院感染。(√ )
 1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18、清洁-污染手术:是指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的手术,例如消化道手术。(√ )
 19、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0、标准预防是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采取的一系列基本预防措施。(×)
 21、手套可以有效阻隔病原体传播,戴手套操作可以不用洗手。(×)
 22、 MRSA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23、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24、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低于肘部。(×)
 25、接触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26、取用无菌包之前应该洗手。(√)
 27、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2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
 40、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41、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42、发生于术后30天以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43、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
 44、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5、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选用低效以上的消毒方法(×)
 48、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49、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0、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镜(×)
 
 五、简答题(8题)
 1、何谓医院感染?
 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
 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
 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
 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感染部位有哪些?
 答:感染部位主要分
 (1)下呼吸道感染
 (2)伤口感染
 (3)泌尿道感染
 (4)胃肠道感染
 (5)血液感染
 (6)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7)骨和关节感染
 (8)生殖道感染
 (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0)心血管感染
 (11)眼、口腔、耳鼻喉、上呼吸道感染
 (12)全身感染。
 
 4、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5、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
 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何谓上呼吸道感染?
 答: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
 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
 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
 急性炎症。
 
 7、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
 答:(1)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
 现)。
 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
 所致。
 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
 释。
 (2)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①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
 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 ≥15cfu/平板即为阳性。
 ②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
 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
 出同种细菌。
 8、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点?
 答:(1)临床诊断 :
 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
 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①发热
 ②厌食
 ③恶心、呕吐
 ④肝区疼痛
 ⑤黄疸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等任何一种肝
 炎病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
 说明:应排除非感染性病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酒精、药物
 等)和胆道疾病引起的肝炎或损害。
 
 
 |